为什么我们M2/GDP的比值比较高?

2024-05-09 15:04

1. 为什么我们M2/GDP的比值比较高?

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的M2/GDP达到1.88创下新高。而同期美国的M2余额为10.04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3季度,GDP为15.81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是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撬动了五毛钱的GDP;而美国,一美元拉动最少1.5美元的GDP。

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了不少隐患。具体表现形式有经济领域泡沫资产存在、运营效率低及落后产能过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房价与物价调控陷入两难、经济体制结构改革阵痛等。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货币化速度也过快。根据世界银行的M2/GDP数据显示,美国货币化走势曲折向下,巴西、俄罗斯这些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趋势向上,但也 不如中国货币化率走势陡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M2/GDP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12年的1.88,在34年间扩大了近6倍。

为什么我们M2/GDP的比值比较高?

2. 中国M2与GDP的比例过高的因素

原因1,中国是间接融资为主,美国是直接投资为主。
现在假设三方,我,你,银行
现在目的是,你想要在我这借100万。
如果是美国,美国是直接融资的,就是我直接借给你,这个时候市场货币量是100万元
但是在中国不同,中国虽然也有直接融资,但是主要还是间接融资,也就是我把钱借给银行,也就是存在银行,然后银行再借给你。
这个时候我把100万存进了银行,现在的准备金是13%,加入还是这样算,那么银行可以借给你最多87万元。
这个时候社会的M2是我的100万存款,你的87万现金。
这个时候其实我只借给你87万元,我们就创造了187万元的M2,如果我实力借给你100万元,我们会创造215万的M2。
这个是中国M2比重搞的最主要原因。
大家可以看到间接融资为主的日本,M2也偏高。事实上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M2都是偏高的。【摘要】
中国M2与GDP的比例过高的因素【提问】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回答】
原因1,中国是间接融资为主,美国是直接投资为主。
现在假设三方,我,你,银行
现在目的是,你想要在我这借100万。
如果是美国,美国是直接融资的,就是我直接借给你,这个时候市场货币量是100万元
但是在中国不同,中国虽然也有直接融资,但是主要还是间接融资,也就是我把钱借给银行,也就是存在银行,然后银行再借给你。
这个时候我把100万存进了银行,现在的准备金是13%,加入还是这样算,那么银行可以借给你最多87万元。
这个时候社会的M2是我的100万存款,你的87万现金。
这个时候其实我只借给你87万元,我们就创造了187万元的M2,如果我实力借给你100万元,我们会创造215万的M2。
这个是中国M2比重搞的最主要原因。
大家可以看到间接融资为主的日本,M2也偏高。事实上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M2都是偏高的。【回答】
第二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为M2做出了很大贡献
大家这个时候可能会问,中国的M2比重为什么比2008年高,比其他国家高。
这个就是中国这十多年国内负债率上升的原因,中国的国内负债率从130%上升到260%,这是主要原因。【回答】
如果对我的服务满意的话!麻烦给个五星评价吧~谢谢【回答】
您说的这些有什么相关的证明材料吗,我要做ppt滴【提问】
亲没有相关的材料  暂时无法为您解决此问题。【回答】
那中国的M2与GDP比例位居世界前列有什么影响【提问】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95384362750736724.html【回答】
如果对我的服务满意的话!麻烦给个五星评价吧~谢谢【回答】
我问的是影响,不是原因喔【提问】

3. M2是GDP的两倍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单位资金(M2)产生的GDP太少,说明整个社会资金效率低效,应该是有大量钱没有进入实体。M2/GDP是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即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
M2: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M2是GDP的两倍 意味着什么?

4. M2/GDP是什么意思?


5. M2是GDP的两倍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单位资金(M2)产生的GDP太少,说明整个社会资金效率低效,应该是有大量钱没有进入实体。M2/GDP是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即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
M2:广义货币(Broad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M2是GDP的两倍意味着什么?

6. M2/GDP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社会保障制度影响:
 
 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滞后于GDP增长率,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十分迟缓,通货比率下降导致GDP上升的原因是公众出于对未来就业、养老、医疗和教育保障等存在不安全预期,M2的积蓄趋于上升(钟伟、黄涛,2002)。尉高师等(2003)通过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证明了这一结论,中国居民的财富积累倾向与“大额刚性支出”同方向变化,与收入水平反方向变化,且变化幅度大于前者。在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攻坚所导致的中国城镇居民“大额刚性支出”额度的大幅上升。为了准备将来大额刚性支出,人们不得不缩减当前的消费,增加银行储蓄,从而一方面中国的GDP 增幅放慢,另一方面M2增幅上升,最终反映为M2/GDP不断攀升。
 
 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吴建军(2004)认为中国的超额货币并非均等的分配于每个人,而是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公平,货币供给的增加以极其隐蔽的形式合法地或非法地聚集在少数人手里,并多由股价和地价的上涨所吸收。而中国股市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淡儒勇,1999),从而使得其消费倾向相对于平均分配必定是低的。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实际GDP的影响甚微导致了M2/GDP过大。因此M2/GDP不仅仅是量的问题,更反映了货币供给结构的问题。
 
 3、金融资产单一,市场结构失衡:
 
 钟伟等(2002)比较了中国和美国、日本的金融资产结构,认为中国票据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等的发育处于抑制状态,国有银行的存贷活动仍占垄断地位,反映在指标上就是M2占金融资产总量逾九成,这导致了中国M2/GDP成为类似于国外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FIR(金融资产总额/GDP)指标类似,目前日本和美国的FIR分别为200%和145%。央行必须关注金融资产价格对M2投放的影响。
 
 4、宏观经济景气及外债的影响:
 
 宏观经济景气对M2/GDP的影响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刘志明(2001)认为经济景气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公众预期不景气的前提下,公众对货币需求的谨慎动机增强,公众的货币需求增强,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日本自1992年以来宏观经济不景气,因而广义货币对 GDP的比率不断上升,中国1997-1999经济不景气也出现广义货币对GDP比率大幅度上升的情景。但董承章等(2003)通过误差校正模型表明长期来看,经济景气对M2/GDP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另一个角度,他们还提出经济体债务也是重要因素,当政府在国外举债产生赤字时,它就不得不将赤字货币化。
 
 可以看出,近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关注从制度和结构的角度透视M2/GDP反映中国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因素。余永定(2002)给出的M2/GDP动态增长路径是一个较好的理论模型和概括。在对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的基础上,M2/GDP增长路径显示GDP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和国民储蓄率是重要影响因素,而扩大变量范围之后,增长路径显示企业留利水平低、资本市场不发达和企业资金利用水平低也是重要原因。随着M2/GDP的提高,通过金融深化促进实际产出增加的余地越来越小,货币供应量增速的提高对提高产出水平的作用逐渐减少。
 
 影响M2/GDP比率走势的新影响因素
 
 M2/GDP的复杂影响机制以及中国转型经济中各种问题的存在表明,M2/GDP过高必定涉及多种原因,除上述讨论较多的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或多或少地起着作用,表现在:
 
 1、银行信贷结构的影响:
 
 中国银行体系信贷结构近几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带来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影响M2/GDP变化。首先,从贷款的期限结构上看,短期贷款逐年降低和中长期贷款逐年增加的趋势明显,反映了短期融资市场对银行体系的依赖程度降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大银行进一步调整了贷款策略,基础设施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农业贷款大幅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构成了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中的工业贷款、商业贷款所占比重逐年降低,但农业贷款、个体贷款则增幅稳定,反映了信贷结构的不断调整。
 
 2、货币投放的反经济周期操作:
 
 一直以来中国执行的是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即在GDP增长率较高的年份,执行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量相对减小;在GDP增长率较低的年份,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量相对增大。而且为了适应货币化进程和经济改革的深入,货币投放量相对都较大,在经济周期峰值上,货币投放基本与GDP增长率持平,在经济周期低谷上,货币投放则大大高于GDP增长。这种熨平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在长期积累下影响了M2/GDP的数值偏高。
 
 3、中国金融体制的约束因素:
 
 除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因素外,其他一些抑制因素包括银行体制不健全,国有银行占据垄断地位,民营银行得不到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资金流动缺乏效率;信用非价格性分配,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完善等,对货币的流动和反映与实际的GDP增长负面影响过大,使得深化金融(deep financial)成为事实上的浅化金融(shallow financial)。市场的约束影响了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而只有金融自由化之后,M2/GDP或者M3/GDP的比例增加才与经济增长或与个人收入增长正相关 。因此中国M2/GDP过高而偏离经济增长也与金融体制的一些制约因素有关。
 
 4、GDP的估算与统计问题:
 
 以往的研究过多地把视角关注与M2的数量、结构等方面,而忽视了GDP的讨论。事实上,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变量因果检验显示,实际GDP增长率、人均GDP的增长是M2/GDP的原因,而反向关系却不存在(冉茂盛等,2002年),因此对M2/GDP的考察必须关注GDP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于中国GDP的估值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论,特别是近年中外学者开始对GDP的低估形成共识(吴敬琏、张军、谢国忠、Jonathan Anderson等,2003),基于统计口径、价格指数资料缺失、部门分类过粗、地方干扰等因素,GDP增长率比官方统计要更高一些。另外,许多政策争论背后越来越清晰地显出处当前统计信息采集与发布上的缺陷,这已经成为制约宏观分析与决策的重要障碍之一(巴曙松,2004)。对于GDP估算和M2、 GDP统计的争论使得M2/GDP缺乏权威的研究前提,难免对指标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7. 中国M2和GDP总值的比例为什么会位居世界前列

1.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2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由流动性转为稳定型。我国货币供应量M2可分为:现金、活期存款、准货币三种,更简单的划分可以是M1与准货币构成了M2。而在M2的不断增长中,准货币与M1相比较,增长的更为迅速。准货币在M2中所占的比重的正在不断加大。准货币主要用于支付手段,而准货币大部分是一种定期存款,主要用于满足投资动机与预防动机。因此说,我国货币供应量由流动型转为稳定型。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M2/GDP的增长中,准货币,也就是稳定型的货币供应量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2.单位货币供应量形成的购买力有下降趋势。上文提到,M0、M1主要用于支付手段,也就是说,购买力主要是靠M0与M1形成的。而M0、M1的增长速率远远低于准货币的增长速率,并且M0、M1在M2中所占比重的正在下降。这样就导致了每增加一单位的货币供应量所形成的购买力在不断的降低。因此M2供应量虽大,但是我国内需仍然不旺。

   3.货币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弱化。
,M2的增长速率始终超过GDP的增长率,这样是导致M2/GDP增长的直接原因。更进一步来看,则可以说每单位的货币供应量创造的GDP正在减少。由此看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正在弱化。

中国M2和GDP总值的比例为什么会位居世界前列

8. 中国M2和GDP总值的比例为什么会位居世界前列

1.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2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由流动性转为稳定型。我国货币供应量M2可分为:现金、活期存款、准货币三种,更简单的划分可以是M1与准货币构成了M2。而在M2的不断增长中,准货币与M1相比较,增长的更为迅速。准货币在M2中所占的比重的正在不断加大。准货币主要用于支付手段,而准货币大部分是一种定期存款,主要用于满足投资动机与预防动机。因此说,我国货币供应量由流动型转为稳定型。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M2/GDP的增长中,准货币,也就是稳定型的货币供应量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2.单位货币供应量形成的购买力有下降趋势。上文提到,M0、M1主要用于支付手段,也就是说,购买力主要是靠M0与M1形成的。而M0、M1的增长速率远远低于准货币的增长速率,并且M0、M1在M2中所占比重的正在下降。这样就导致了每增加一单位的货币供应量所形成的购买力在不断的降低。因此M2供应量虽大,但是我国内需仍然不旺。  
3.货币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弱化。,M2的增长速率始终超过GDP的增长率,这样是导致M2/GDP增长的直接原因。更进一步来看,则可以说每单位的货币供应量创造的GDP正在减少。由此看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正在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