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战斗力极强的东吴为什么表现得这么低调?

2024-05-09 12:59

1. 三国中,战斗力极强的东吴为什么表现得这么低调?

三国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年代,魏蜀吴三国能臣良将聚集,但三家打来打去,最后还是曹魏占了先机,赢得了天下。



蜀吴关系魏蜀吴三国建立时,关系很微妙,我们无论从史料还是《三国演义》的小说中,都能看出,魏蜀两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经常有战争发生。而东吴的处境则处于相对低调的状态。赤壁之时,孙权与刘备联合打败了曹操。但后期刘备的实力发展太快,而且骗走了孙权梦想都得到的荆州。



而当时刘备占据荆州的时候,派去的守将就是关羽。关羽是一员很有名的将领,但他却瞧不起孙权。关羽就成为曹魏与东吴双方的对手。东吴设计杀害了关羽,先破坏与刘备的同盟关系,致使刘备出兵。而此时孙权又和曹操联合,使刘备在伐吴的战争失败而死。
在三国时代,凡是两国联合的战争,另一国就吃亏。刘备死后,蜀吴两家虽然表面还算和气,实际上关系已经出现裂痕。东吴得到荆州后也很闹心,因为东吴要面对强大的曹魏。



蜀魏之争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没有与东吴纠缠,而是专心致心与曹魏作战。刘备托孤时,诸葛亮已经向其承诺北伐。因此诸葛亮便在蜀汉着手准备北伐事宜。东吴此时很感谢诸葛亮,但诸葛亮只要北伐,就减轻东吴的压力。



后人读三国历史中不明白,蜀汉有蜀道天然屏障,完全可以关起门来过日子,发展生产,发展实力再伐魏。但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常年准备北伐事宜。从当时的人口对比看,东吴有二百多万人,而蜀汉才不足一百万,面对强大魏国,蜀汉实力太北,比东吴都弱,为什么诸葛亮还要不断伐魏。



诸葛亮北伐并不是帮助东吴,诸葛亮也无奈,不伐魏将来曹魏必然要攻伐,即使蜀汉有较好的屏障,也支撑不了长期的战争。诸葛亮认为只有不断攻打曹魏,才能为蜀汉赢得生存的机会。用老百姓一句话:“不打也死,打也死”,必然要打。
孙权策略此时东吴兵强马壮,手下云集一批能征惯战的武将,东吴大都督正是陆逊,也是孙权比较倚重的一员名将。陆逊作为东吴名将,为什么没在诸葛亮北伐时,趁机攻打曹魏,获取更多的利益呢?



1.确保同盟关系
诸葛亮北伐时,东吴与蜀汉关系并未实现正常化,因为关羽和刘备惨死,蜀汉上下对东吴恨之入骨。陆逊当然明白这种仇恨不仅延续,即使他与诸葛亮同时伐魏,蜀汉也不会改变对东吴的仇恨,
2.实力不济
虽然东吴实力比蜀汉要强,但东吴的实力比曹魏差很大。即使陆逊北伐,也不可能成功。因为蜀汉也帮不了东吴。不过陆逊在东吴也没闲着,他在荆州做着充分防范工作,防止曹魏来袭。荆州地理位置重要,是曹魏也想得到的州。陆逊怎么可能放弃荆州,他必然加强荆州的防务。



3.权力威望
陆逊虽然被后人称为很厉害的人物,但他在东吴的势力并没有诸葛亮大。刘备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时诸葛亮在朝中权力很大,可以说他要做的事,刘禅必然答应,没人敢反对他。反观陆逊在东吴地位并不太高。

三国中,战斗力极强的东吴为什么表现得这么低调?

2. 在三国时期,为何东吴这么低调?

在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中,要说最低调的,那非东吴莫属了,东吴低调的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了。可能会有人会说,东吴不弱啊,论综合国力,比蜀汉强多了;这么说也没错,无论是地盘还是人口,东吴都要强于蜀汉,但存在感这东西,并不是说表面实力强就行的。



曹魏自是不必多说,地盘和人口比蜀汉和东吴加起来还多,加上前期曹操东征西讨闯下的赫赫威名,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而蜀汉呢?前期的时候,刘备也是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的人物,还是有一定名气的,而且之后又仅仅以数年时间,便拿下了荆州、益州和汉中。
而东吴呢?如果孙策没有早逝的话,或许东吴的存在感会极强,奈何。虽然孙权也很不错,有胆识有能力,但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孙权执掌东吴53年,期间与曹魏发生了多次大战,最有代表性的是赤壁之战和合肥之战,在赤壁之战时,以弱胜强,奠定了三足鼎立之基。



但是在之后的合肥之战时,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的十万大军;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将士, 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孙权狼狈而逃。战役后期,张辽率领追兵,以分兵毁桥的战术,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再次活捉孙权。
此战之后,只要张辽在合肥一天,孙权就不敢北上。孙权唯一一次开疆拓土,还是趁关羽北伐之际,让吕蒙偷袭关羽的后方,才得了大半个荆州。但比起这些,让东吴低调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内斗不断;东吴,可以说是唯一内斗的政权。



孙权的长子叫孙登,这孙登可是十分优秀的,他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但是在33岁时就病逝了,临终时上疏举荐贤才。孙权深感悲恸,此后只要谈到孙登就流泪不止。陈寿是这样评价孙登的:“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美之德。”
在孙登去世后,孙权的第三个儿子被立为太子,这孙和也是很不错,爱好文学,擅长骑射,礼贤下士,尊敬老师,颇为人们所赞誉,故而深受孙权宠爱;可惜后来在南鲁党争中,受到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逐渐失势。后降为彰王,再封南阳王,安置于长沙,最终被赐死。



原本孙和继位是很不错的,但却被孙霸给破坏了,那这个孙霸是个什么样的人,得逞了吗?这孙霸早年颇有盛宠,与太子孙和不相上下,故而萌生了夺嫡争储之心,结交大臣和全公主陷害太子,造成朝野动乱,史称“南鲁之争”。但是并没有得逞,被孙权以图谋危害太子之罪赐死。
但总还是要立储的啊,于是孙权又立孙亮为储君,没过两年,孙权就去世了,孙亮继位,年仅10岁,在孙亮亲政前,由权臣诸葛恪主政;由于诸葛恪太过嚣张跋扈,后被孙峻所除,于是孙峻主掌大权,但没过多久,孙峻病逝,其从弟孙綝接掌权力。



这孙綝比之诸葛恪更嚣张跋扈,因此孙亮与孙綝矛盾愈深,打算暗中与全公主孙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谋划准备诛杀孙綝;结果消息泄露,孙綝让光禄勋孟宗上告宗庙废少帝帝位,大臣中但凡有不同意的,都被孙綝给杀了;于是孙亮就这样被废黜了,18岁时去世,至于是自杀还是被毒杀,就不太清楚了。
之后孙綝立孙休为帝,孙休继位后,表面上封孙綝为丞相,但私底下,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最终除掉了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但这个孙休却是个短命鬼,在位仅七年,就病逝了,年仅三十,比孙登死的还早。



孙休去世后,因为太子只有十岁上下,诸臣请求改立长君,因此濮阳兴和张布违背了孙休意愿,迎立其侄孙皓为帝;这孙皓可不是一般人,在三国时期的名声,比刘禅还要恶劣的多,刘禅最多也就算是无能昏君,而这个孙皓,却是个十足的暴君。
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明君)。但一段时间后,治国有成、志得意满的孙皓便显露出,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人民对此感到失望。



濮阳兴和张布暗地里感到后悔,有人告诉孙皓,二人被诛。而且这孙皓把张布杀了后,还将他的女儿封为美人。这之后,可就没人能管孙皓了,此后的孙皓更加的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连晋武帝司马炎都感到惶怖。
这一点在灭东吴后,司马炎对蜀后主刘禅和吴后主孙皓的待遇就可以看得出来;刘禅被封为安乐公,除了刚开始被司马昭试探了一次外,一生安乐无忧;而孙皓则被封为归命侯,至于过得怎么样,就不知道了,反正孙皓42岁就去世了,而刘禅活了65岁。不过据说这孙皓还是很有才的,书法与曹操齐名。

3. 魏蜀吴三国各有什么优势?为何东吴的存在感最低?

魏蜀吴三国各有什么优势?下面就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分析。

先说天时。魏国占有天时,最大的天时在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候蜀吴还没有成立组织,人才自然都奔着天子来。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相对应的各种人才也更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曹操起兵之初,就发布讣告,唯才是举,更是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巴蜀和江东也有人才,顶层人才大家都差不多。差距就在中层和基层。曹魏占据中原,这些人心也大,就想着统一。江东和巴蜀地势偏安一方,只想守着家业。
再说地利。江东和巴蜀,一个水道纵横,一个山路艰险,都是防守的最佳地形。两地士兵,一个水性好,一个走山路如履平地,配合易守难攻的地形,两国处境没那么不堪。雍凉幽并,这些产马地都在曹魏手里。
最后说人和。魏国和蜀天是敌对国,蜀国立国的明目就是匡扶汉室,消灭曹贼。吴国则是骑墙派,首鼠两端,立场不坚定。蜀国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吴国也没能援助。三国周围都有很多民族,都将他们纳入自己战队,不过曹魏是打服的,蜀国是德服的,而吴越各族时降时叛。
为何东吴的存在感最低?
相对于蜀汉和曹魏一直死磕不止。东吴不仅称帝的时间上要比曹魏和蜀汉晚。更重要的是东吴孙权称帝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刘备继承汉室建立蜀汉。孙权呢?无名无份。所以只能晚很多年才称帝自立。而且东吴并没有自己鲜明的政治主张。一方面东吴始终在不停的向曹魏称臣。另一方面又不停的和蜀汉联盟。本来东吴实力不弱,而且还是主要角色。结果东吴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次要角色。

魏蜀吴三国各有什么优势?为何东吴的存在感最低?

4. 三国乱世中,为何名将辈出的东吴存在感很低呢?

       相信很多人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到了三国历史,但是其实演义中存在许多地方都与历史相悖,比如,正史中足智多谋的周瑜,在演义中被刻画成了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才智的人;而东吴第二任大都督鲁肃,在演义中则是刻画成了一个忠厚老实的窝囊人。这些导致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东吴上下皆为无才无量之人,而且东吴整体的存在感也不强。
     但实际上,东吴不仅国力很强,而且名将辈出。那么,为何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东吴存在感很低呢?

        首先,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对东吴的记载都很少,且都偏负面。
       在《三国演义》里,关于东吴的战役,仅仅记载了决定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和东吴抵御蜀汉大军的夷陵自卫之战。江东之主孙权,更是被戏称为”孙十万“,后来还有了“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这样的调侃之语。
       再来看陈寿所写《三国志》里关于东吴名将的记载:黄盖及徐盛生死年不详;周泰只说死于黄武中年;董袭只说因暴雨船覆身死,具体时间未知;甘宁和凌统去世时间存在争议……整个江表十二虎臣中,竟有半数人卒年未知。

      其次,相对于魏蜀两国而言,东吴缺少对外征战、一统天下的野心,对外战役稀少而且战绩不佳,这些都让东吴历史的书写价值大大降低,导致了它存在感低。
      在孙策、周瑜逝世后,东吴因为在对外扩张的战役中屡屡受挫,之后便再无对外征战的雄志,所以东吴的诸多战役都是抵御入侵的自卫战。
      而且,在合肥一战后,东吴凭借地理优势,一直在安心发展国内经济。而蜀汉因为失去了荆州这个战略重地,所以隆中对时提出的战略方针化作泡影,致使诸葛亮不得不率军北上,攻伐曹魏。也因此,在此之后,演义基本都是围绕着蜀汉的数次北伐来写,而东吴因为缺少书写价值,所以很少出面。

       综上来看,东吴虽然国强、名将辈出,但因为它相对魏蜀两国而言,缺少对外征战的野心,以至于演义和史书对它的记载都相对较少,所以它的存在感最低。

5. 三国中存在感最低的东吴到底是水平如何,为何此国的笔墨最少?

东吴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毕竟东吴是最后灭亡的国家,所以东吴与刘曹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不过《三国演义》里面一直都是“尊刘贬曹抑孙”的,所以东吴的存在感才会这么的低。

吴国最出名的一个战争就是赤壁之战,除了这个吴国几乎就没有什么厉害的战争了,而且《三国演义》里面对蜀国或者是魏国的描写居多,在吴国到了孙权的手里之后,关于吴国的描写更少了,因为孙权主要是以“守国”为主。
但是吴国的实力还是非常的强的,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吴国就有二十万的军队,这个数量可是比蜀国多多了,但是又比不上魏国,所以吴国在三国之间还算是中等水平,而且根据三国的描写,当时的天下并非三等平分,而且分为了七份,曹操占了四份,刘备占了一份,而孙权占了两份。


不过虽然吴国有这么多的兵力,但是其实还是比较分散的,所以才会在被曹操攻打的时候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而且吴国的地盘也比较大,所以相互救急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孙权一直想的就比较透彻,因为刘备一直打着兴复汉室的口号,可以说是名正言顺,但是东吴不一样,从来就没有姓孙的皇帝,所以就算是他想要统一天下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曹操也是因此被称为枭雄的,而且东吴还比不过曹操的魏国,所以他更不敢有野心,只想要好好守着自己的东吴。

三国中存在感最低的东吴到底是水平如何,为何此国的笔墨最少?

6. 为什么感觉东吴的实力强于蜀国,但是在三国历史存在感不如蜀国?

主要受文艺作品(包括戏曲小说评书等民间文学)的影响。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通过文艺作品了解三国历史。
三国的各类文艺作品,都要向观众讲一个完整的顺畅的故事。这就要求它必须有个主线,来把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统一的近一百年的历史串联起来。
而几乎所有广为流传的文艺作品,都是以刘备集团的故事来作为叙述的主线。
所以,刘关张赵云诸葛亮等等,就成了重点描写的主人公。三国文艺作品,实际上成了他们的奋斗历程精彩演绎,重点着墨、用笔记多。

相应的,描写其他势力的篇幅就要大量削减,如果不分主次,一律长篇大论详细叙述,就会让观众、读者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
所以,像袁绍、袁术、刘表、张鲁、刘璋、马腾等各地诸侯,三国演义中都是高度简略的叙述。
曹操和孙权,也都是次要人物,所以也要略写。
但曹操是讨董卓十八路诸侯之一,又与刘关张瓜葛极多,一起讨董卓,平黄巾,围绕徐州反复的争夺,曹操刘备与吕布的三方恩怨,刘备参与密谋刺杀曹操,等等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把两人紧紧连在一起。写刘备,就要写曹操。所以,三国演义前半部分,曹操因为刘备的关系,也有很多很多戏份!仅次于刘备集团。

孙权集团则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他们偏居东南,与早期的刘备没有任何牵连。所以在赤壁之战以前,对孙权集团叙述很少,存在感很低。
到了后期,也是一样。刘备集团是主角,他们的存在感当然最强。他们和谁联系多、冲突多,谁的存在感就会多一点。
诸葛亮五次北伐,打的都是魏国。蜀汉主要的敌人始终是曹魏。写东吴当然少了,而且即使写,也多是把东吴君臣作为跳梁小丑来描写的。

7. 为什么感觉东吴的实力强于蜀国,但是在三国历史存在感不如蜀国?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其历史存在感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实力,更多的是他们在后世中的认同感。
由于《三国志》的影响,史学界对曹魏的认同感比较强,历史存在感也就更强一些;《三国演义》在民间影响很大,蜀汉在民间的认同感较强,其历史存在感也就更强。比较尴尬的是,东吴势力远远强于蜀汉,但《三国志》不认同,《三国演义》也不认同,在史学界和民间,都不认同孙吴,因而其历史存在感就不强。
01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对曹魏、司马氏多有溢美之词,致使蜀、吴存在感降低。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原是蜀国的官吏,263年,蜀汉灭亡以后,陈寿多年不被举荐。西晋建立后,西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张华,欣赏其才华,推举他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

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成书后,就受到了时人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详实,取材十分严谨,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
《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都是私人修史。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但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朝又是承魏而有天下。所以,《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
按照史书纪传的习惯,一般只有帝王的传记才称为本纪。曹操并没有称帝,只是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但陈寿还是为曹操作了本纪。这就是说,陈寿是认可曹魏正统地位的,并把曹操看作为帝王。
这一点,在《魏书·武帝纪》中就有明确的体现。陈寿称呼曹操都是太祖、公、魏公、魏王。而在《蜀书·先主传》中称呼刘备就是先主,在《吴书·吴主传》中直呼孙权为权。

从这个称谓中,就可以看出魏蜀吴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这就是编纂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由此看来,蜀、吴尽管都已经建国称帝,但陈寿老先生并不认可。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曹魏为正统,但实际上依然把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平等、相同的。
但《三国志》对曹魏、司马氏还是多有回护、溢美之词,这是其最大的缺点,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
不管咋说,由于《三国志》的地位和影响,后世难免会尊崇曹魏,视曹魏为正统。因而,蜀汉、东吴的认同感、存在感就会受到影响。
02
《三国演义》褒刘抑曹贬低吴的倾向,让东吴存在感进一步降低。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有志图王”的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他与施耐庵在苏州结识,并以师徒相称,而且一起参加了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
由于张士诚不接受罗贯中等人暂缓称王的主张,令罗贯中大失所望,之后就离开了。明朝建立后,因为罗贯中曾经与朱元璋为敌,便放弃了读书入仕的机会,专心创作。
罗贯中著述颇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这就不必多说了。现在还有许多人把他描写的故事,当做历史史料来看待。
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汉末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表现出对请明政治、对仁德之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演义最早的是嘉靖本,现在最流行的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顺治时期金圣叹批注的版本影响也很大。

在这里就不去品评各版本的思想理念是否正确,仅说一点,不管是反曹还是拥曹,但曹魏的存在感还是很大,却把孙吴几乎是抛在了一边。本来孙吴的势力远在蜀汉之上,不管是统治的地域、人口规模、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政权存在的时间,都远远超过蜀汉。但在罗贯中笔下,孙吴却成了打酱油的。
罗贯中先生要提倡一种思想、理念,这无可厚非,演义之所以深受民众喜欢,还是满足了普世的观念,这是小说成功之处。
但不得不说,这仅仅是一部小说,不代表历史史实。演义中的刘备、曹操都是罗贯中先生塑造的艺术形象,跟史书不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信与不信、如何看待就在于读者自己啦。
因此,由于对三国时期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三国志》、《三国志通俗演义》,不是褒曹就是拥刘,无形之中提高了魏、蜀的历史存在感,而把孙吴给有意识地忽视了,从而在史学界和民间都对孙吴的认同感不高,也就影响了其历史存在感,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应该公允、公正地去看待这段历史,或许更好一些。

为什么感觉东吴的实力强于蜀国,但是在三国历史存在感不如蜀国?

8. 相比曹魏与蜀汉政权,为何东吴的存在感会那么的低?

这个原因有几个,有受到文学著作的《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在历史资料《三国志》之中也因作者而降低了东吴的存在性,当然其中也有人会自动忽略中间者的原因。

《三国志》对于三国这个特殊时期的历史来源,我们大部分是仰仗于《三国志》的,它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司马氏一统天下之下,他是蜀汉的臣子,对蜀汉不仅更熟悉,也是有故国情怀的。之后晋朝来于曹魏,要承认晋朝的正统就必须认同魏国也是正统的,是一种政治的原因。看他在介绍曹操、刘备与孙权之时,就能非常明显的看出不同,他写曹操乃“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刘备是“先主姓刘,讳备”,而孙权却是“孙权字仲谋。”不同的区别称呼,曹操是政治上正统的太祖皇帝,而刘备是他的先主,对孙权却没有什么称呼 ,非常明确的直呼其名。

《三国演义》不可否认这是一部文学巨作,作者罗贯中的主线也非常的明确,以刘为尊而贬曹,这与南宋当时的背景有关,南宋自翊为正统,偏安一隅之时与蜀汉非常相像,所以这部书中以蜀汉与曹魏这正反两派之争为主线,东吴仅作为穿插的存在,后来拍成电视剧之后,更是因蜀汉曹魏之间展开,把东吴弱化了,要知道影视的传透力是很强的,这让东吴在普通人的心中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人意识之间忽略中间者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曹操和刘备都是师出有名,特别诸葛亮以弱伐强的北伐,把曹魏和蜀汉的知名度刷了刷,反观东吴,虽然然也有赤壁与夷陵两次大胜,但都是抵御之战,在扩展势力的战争中,他们很少有胜利的大战。曹操以“挟天子令诸侯”刘备以“匡扶汉室”,皆是努力扩延自己,而孙权做的,很大时间是在保证江东基业不丢,守城而已。历史当然是记录胜利者,而悲情的失败者也让人同情,处于中间的东吴自然就被遗忘了。

但在历史之中,东吴的实力其实也不小,不出彩并不代表能力不行,只是他们在进取方面实在不如意,可东吴依然是蜀汉和曹魏的大敌,没存在感并不代表可以小觑,是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